班组园地:守护万家灯火

发布日期: 2012-01-17

有这么一群人,当工厂里电机轰鸣时,他们可能正在野外孤独地忍受着寂寞;当人们打开电视机放松心情时,他们可能正在几十米高的导线上布线除尘;当城市里灯火阑珊时,他们可能仍在摸黑巡视线路……

他们就是被人们称为“电力卫士”的在野外作业的电力工人。在万家灯火灿烂时,他们才能远远看一眼自己守护的光亮,然后露出满足的笑容,继续踏上护电的征程……

听声辨位,寒风中开始工作

早上不到6时,邢台供电公司王段变电站的员工还没有起床,57岁的站长老罗已经来到工作区,拿着手电筒巡视着一排排高耸的变电设备。一基基电杆,一根根导线,甚至一颗小小的螺丝他都不放过,对它们细细查看,并不时竖耳倾听。

“昨晚刮了一场大风,可能会有塑料布缠在导线上。”

“这个设备的声音听起来没问题。”

……

大风给这个冬天增添了几分寒意,老罗边巡视边给笔者介绍设备的性能、型号、投运年限。从1986年来到王段变电站,老罗已经巡视过上万次,每一个刀闸的老化程度,每一个设备的运行声音,他都了如指掌。

一次,老罗和值班员小吴去设备区巡视,走着走着,老罗突然大喊一声:“停,别往前走了!”小吴吓了一跳,但看看周围,没有任何异常现象。“声音有异常,赶快在这里放个警示牌。”老罗迅速吩咐道,并很快叫来了检修人员。果然,经过检查,他们发现一个设备的内部有明显的烧毁痕迹,如果继续运行,很有可能引起爆炸等严重后果。

听了这个故事,笔者也试着去辨听各种设备的声音,但只听到各种“嗡嗡”、“吱吱”声和大风的“呼呼”声,连哪个设备在响都分辨不出来,更别说有没有异常了。老罗笑了:“小伙子,没有几年起早巡视的工夫,是不行的。”

7时许,天开始发亮,变电站的员工已经起床,准备换班上岗,老罗的户外巡视也接近尾声。寒风凛冽,笔者的手脚已经开始有点儿麻木,而老罗说,一天的工作才刚刚开始。

“著书立说”,退休前编制标准卡

8时整,吃过早饭,老罗准时来到工作区,安排好一天的工作后,开始检查安全保护设备。

变电站内设备繁多,特别是几千个位置指示灯和压板,哪些灯亮表示正常,哪些灯亮表示异常,仅靠人脑去一一记住是不现实的。要保证巡视质量,就要趴下身子一条一条地去对照说明,这个过程要耗费五六个小时。

老罗经过反复钻研,发明了“红黄点指示法”,在应该亮灯的地方贴上红点,在应该断开的压板上贴上黄点。这样一来,贴红点的灯亮不亮,贴黄点的压板合上还是断开,一目了然,清清楚楚,不会有遗漏。笔者跟着老罗巡视了一遍,只用了20分钟的时间。

这样的发明创造,源于不断学习和创新。这不,老罗快退休了,还在钻研技改项目,笔者在他的工作日志上看到出现最多的标点就是问号。老罗说,每攻克一个问号,电网就多一分安全。

在检查设备过程中,笔者还发现变电站里有很多卡片,上面记录着各种工作的要求、流程。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,这是罗站长编制的标准化指导卡。“马上退休了,把这些年的工作经验和心得记录下来,供后人参考吧。”老罗说。

争分夺秒,雪中操作数十个设备

笔者采访当天,王段变电站有一个停送电的任务。王段变电站是邢台市重要的枢纽变电站,运行监控着下面21个变电站。这次的停送电任务虽然不直接涉及普通客户,但工作量相当大,有几十个工作流程。

在核对流程表期间,空中飘起了雪花。老罗吩咐班组人员立即启动雨雪天气应急预案,布置设备驱潮和防冻措施。

大雪中,停送电工作启动。老罗坚持和班组人员一起来到室外,开合着一个个刀闸,操作着几十个设备。很快,老罗等人头上的安全帽就覆上了一层雪花。一个多小时后,停送电工作顺利完成。

飞雪很快将大地覆盖,变电站的设备上也覆盖了积雪,老罗开始带领班组人员清除主要设备上的积雪,以免因结冰而引发短路,洁白的大地上留下了他们深深浅浅的脚印……(杨健 郝放)

相关链接